《天下第一哲学》(四十六)
《传》:四柔顺之才,上顺君之升,下順下之进,已则止其所焉。以阴居柔,阴而在下,止其所也。昔者文王之居岐山之下,上顺天子而欲致之有道,下順天下之贤而使之升进,已則柔顺谦恭,不出其位,至德如此,周之王业用是而亨也。四能如是,则亨而吉且无咎矣。四之才固自善矣,复有无咎之辞辭何也?曰:四之才虽善,而其位当戒也。居近君之位,在升之时,不可复升,升则凶咎可知,故云如文王则吉而无咎也。然处大臣之位,不得无事於升,当上升其君之道,下升天下之贤,已則止其分焉。分虽当止,而德则当升也,道则当亨也。尽斯道者,其唯文王乎?
○进斋徐氏曰:岐山在禹贡雍州境南,《坤》西南象王,盖指文王而言。六四《坤》体本顺,又以柔居柔,順之至也。以順道而升,此岐之王业所以亨也,故有吉而无咎。或曰:《升》卦二、四不言升,何也?曰:五,君位也。二应五,大臣也。四承五,近臣也。其位不可升也,升則疑于五,而有逼上之嫌矣。故在二言孚,在四言順,其义可槩見矣。
《本义》:义见随卦。
《或問》:亨于岐山,朱子曰:只是亨字。此是王者有事于山川之卦。
○王亨于岐山与亨于西山,只是说祭山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