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好茶不怕细品
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古为今用,如今的官场上也盛行此法。
据《指月录》记载:有僧到赵州拜佛,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有僧到,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本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赵朴初在《茶诗入禅》一诗中也写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诗中,赵朴初既用了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的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显得自然贴切、生动明了,不愧为一代大师之作。
清代乾隆皇帝曾经七下江南,有一次在江南茶馆喝茶,他一时兴起,抓起茶壶给臣子们倒水,可把大家惊坏了,按当时规矩,无论皇帝给的什么东西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