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朝闻道
然,夜可休息。’昞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老之将至,孔圣称焉。昞何人斯敢不如此?’”刘昞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自己苦学的原因。其解“闻道”与黄霸皇甫谧同。
上述五例都是以《论语》此章的“闻道”为“知道”明道,也就是领会道。
先秦典籍不涉及《论语》此章者。如此解“闻道”者也多有之。
《孟子·滕文公上》:“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未闻道”即“未明道”。
《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闻道”即明道,故老聃称“得道”。
又《大宗师》:“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闻道”即悟道领会道,故下云“道可得学邪”。
《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不闻道者,何以去非性哉﹖无以去非性,则欲未尝正矣。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后来的《淮南子?齐俗》说近同:“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危,以治国则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