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华美国家发展回顾(1620-1645)

的发展特点不断涌现出来。

    例如华美本土的大多数城镇都拥有较为发达的水上交通手段,因为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海港或河港,但陆路交通却很滞后。

    一直到1642年,第一条连接联合市和波特市的宋州国道公路才完工,也是为了今后方便修建铁路而配套的前置工程。

    而在之前,两地的市民探亲访友只能乘坐内河班轮往返两座城镇。按照后世的计算,水上运输的成本只有常规陆地运输手段的1/10到1/40,这些或许对于大宗商品物流有利,但却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出行却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即便是在首都,在罗新铁路出现之前,80%的市民都很少或者很难前往最近的城镇,陆上交通不方便是最大的原因。

    华美建国初期,其国内工农业经济发展基本完全针对欧洲市场。欧洲三十年战争和世界性战乱饥荒所特有的时代契机,使华美工农业商品输出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虽然商品生产效率远不能满足大西洋彼岸的需求,但至少整整一代人的劳动实践、职业技术教育与工业投资使华美已经初步实现了最初的构想,逐渐成为一个小型而精致的工业国家。

    饱受现代工业发展环境污染的华美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