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华美国家发展回顾(1620-1645)

权者们,显然十分洁癖地选择了一条自认为优雅、负责而先进的工业发展策略。

    从细节上讲,这种选择并非是明智的,尤其是在环保技术几乎还处于原始初创期的时代。

    森林、湿地与水资源保护早在1625年就有了第一部法律,华美过于超前的国内工业布局、有限的工业规模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压力几乎忽略不计。

    尤其是1640年后国内部分垄断资本对许多高污染产业陆续进行了投资性转移,但这不代表华美今后的工业发展就能完全避开环境污染的麻烦,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阶段的工业规模扩张。

    和实行原始资本积累的历史列强一样,工农业原料和商品倾销市场是维系华美快速发展的关键。

    地缘关系决定,欧洲作为大西洋彼岸的原料供应地与商品市场是华美工业化发展历程的最大依赖对象。

    相较之下,虽然华美的商人和垄断资本家在中南美甚至是远东都比较活跃,但无论是原料产出、市场规模还是商品经济成熟度,以西欧为代表的近代商业圈才是华美最大的资本利益来源渠道。

    华美主要的中心城市都拥有大型工业区,蒸汽设备是华美国内现阶段最主要的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